在数学上,有这样一组有趣的循环:
1/7=0.142875…… 2/7=0.287514……
3/7=0.428571…… 4/7=0.571428……
5/7=0.714285…… 6/7=0.857142……
这组有趣的循环是我在2010年暑假整理旧书时无意间在一本《小学生必读》上发现的。当时只是觉得有趣,随意抄在了日记本上。或许在整理旧书时,思绪过多地停留在了童年的时光中,并没有去思考什么,加上日后的懒散行为,没有及时的翻阅日记,才致使这样有趣的循环尘封了一年之久。
近日以来,我重读了苏轼的《赤壁赋》,对苏轼文中“变”与“不变”的道理感慨颇深。“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一瞬;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则物与我皆无尽也。而又何羡乎?”在这里苏轼用“变与不变”的独特的视角来解读生命:从变的角度来看,天地瞬息万变,一瞬也不会停;从不变的角度来看,物我将来都要变为气体,回归之然,物我最终归于同一永恒。然而,触动我心灵瞬间的不是苏轼对生命的参悟到了如此透彻的地步,却是我从教三余载,对课堂教学中“变与不变”哲学的深深思考。潜意识下,这组有趣的数学循环猛地迎上心头。此时,它已不再简单地是数学形式上的循环,变与不变的规律一目了然。
“变与不变”本身就是一对矛盾,而矛盾又是哲学的范畴之一。事物是在矛盾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。所以,课堂常规教学中应该参悟哲学的因素,处理好学生欲求和知识匮乏之间的矛盾,从而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。
课堂常规教学中,首先要知晓学生的欲求和知识的匮乏是对立而又互相联系、互相依存的。老子曾言:“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声音相和,前后相随。”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已指出矛盾是对立统一的。课堂上的教学任务是不变的,然而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学生渴望追求的,这是一个问题。当然并不是说学生追求什么,老师就讲什么。正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所以老师在开课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断激发学生的心理欲求,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,让学生产生兴趣,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。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,本身并不专业。如果一味的依托教材上干瘪的语言,并不能极大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。所以,在上每一节历史课之前,我都要精心准备课前导言,极富情感、极富表情、极富语言的美丽、极富疑问重重。大学时候,我深深地被刘银华老师的课吸引住了。她站在讲台台上就是一个表演家,极富感染力。临毕业的时候,她叮嘱所有的学生“最好的老师,就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”。我信服了,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也尝试性地把自己变成一个演说家,深信讲台就是我的舞台。果真效果很明显,学生被吸引住了,学生的欲求被激发了,课堂上学生厌学、瞌睡、搞小动作等等现象消失得无影无踪。不变的常
规教学,变化的教学手段,很好地处理了教学中的矛盾。棍棒式、皮鞭式、恫吓式的教学方法实在不是新课改课堂上的管理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