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铃-----”下课的铃声响了,同学们象往常一样安静地离开了自己的座位,忽然,走廊里传来“给我一张,给我一张吧!求你给我一张-----”低声的央求语,打乱了往昔走廊里的肃静。我急忙探出头来,只见离我班门口不远的廊道上围了一群小男孩,有的伸手;有的踮脚;还有的美滋滋地退出来手里拿者什么------其中有个清脆的声音说:“别吵,小声点儿,否则咱班的红旗该丢了,想要的,跟我来”听出了这是我班有名的后进生吴雨嘉的声音。这孩子家境很好,父亲在国外,常年不回来,与做生意的母亲生活在一起,养成经常丢三落四的坏习惯,看到又是他在捣蛋,我的气不打一处来,刚想冲过去看个究竟。可是理智告诉我——不能简单粗暴行事,以免学生形成逆反心里,在我们之间形成一堵高墙,以后更难教育,想到这儿,我决定先把这事了解清楚再说。
第二堂语文课上,我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开始了我的讲读课,并找了没有举手且朗读较好的吴雨嘉读了课文,聪明的他成功地读完。此时,我发现班上的孟令旭在低头认真地看着什么,再仔细一看,啊!原来是一张绿色的卡片,而后,同样发现其他几名小男生拿着同样的“绿卡”看着,想着,我明白了,刚才肯定是在争要绿卡的。
奇怪,这绿卡究竟有什么用?怎么会引起他们的这般的兴趣?
放学后,我把吴雨嘉留在教室里,想在他这儿突破。起初,他搪塞,隐瞒。最终,在我的劝说下,他说了-----原来,她在我班小学生中发放了“绿卡”,每人得到卡后,都是他的同伙,他是首领,大家听从他,并规定队中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,“绿卡”是他们的标志,现在班里有十几人手持它。听后我又好气又好笑,好一个“绿卡队”就这样组建了,真是动画片看多了,还挺有派头!
晚上,我左思右想,同学们的做法大都出于天真、好奇。同时,足足可见吴雨嘉在班里是有一定威信的,既然这样,就不能生硬地拆散他们。否则,会引起部分同学的不满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,必须变消极为积极——对,要解决这件事还要结合我的朗读大检查。
第二天,我找来吴雨嘉,针对他朗读较好这一特点,交给他一项任务——配合我搞好全班同学的朗读检查过关,由我提问检查,由他评定过关,对于过关的同学发标志,何种标志由他来定------我们的工作开始了,第一天放学后,我又发现。有的同学手拿“绿卡”,并且失去了原来的戒备的状态,有的美滋滋的,互相询问着,这时,李光走来,自我汇报这一天的检查情况,共批准过关16人,并发了带有“朗读过关”字样的绿卡片,我很吃惊,原来如此,暗自庆幸。就这样,我们一直配合着,到现在止,我班95%的学生戴上了“绿卡”,并且结果全部令我满意。看着他那认真发放绿卡的样子,简直象个检察官,此后的他,无论在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-----
“铃----”下课的铃声又响了,望着佩带“绿卡”同学离去的身影,我会心地笑了。
案例分析:
小学阶段的儿童具有天真、好奇、浪漫的心理。任何希奇、古怪,从未经历的事情他们都感兴趣。因此,同学们对李光同学的做法,感到很新奇、有趣。因而,导致他们纷纷要取绿卡,作为教师不能遇事便火冒三丈,要因势利导,利用该生的特长,给他鼓劲儿,克服缺点,达到正面教育的目的。
对于教师来说,遇事不盲目,不冲动,冷静地观察、分析寻找问题的关键点,弄清事情的真相。对学生尤其不要“一棒子打倒”,看到他的错误而否定了他的一切,而且要耐心地发觉其优点,利用其长处让他感受到教师的信任,教师对他的期待,促使他改正缺点的、教师的作用就应该是“正强化”和“催化”的作用。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,管、卡、压、罚效果都是不理想的,要坚持正面教育,以崇高的师德为出发点,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