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日接学校安排,和同事到二十三中听一节语文课。
要听高中的语文课,当时觉得很新鲜,因为一直以来听的都是小学的课,高中的课堂,尤其是智慧课堂诗歌什么样子,让我很好奇。当我们走进校园,一种不同于小学的气息迎面扑来;当我们走进教室,看到那一大群几乎比我们要高、还要壮的孩子,真不知道怎样的老师才能驾驭这样的学生。
上课前,我们先拿到了师生共用导学案,一共是三份,既有相似,又有不同,可见授课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,并根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作出了调整。在第三份导学案里,教学目标更加详细,重点难点更加明确,而且还多出了一份知识链接,给学生提供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。我想这就是老师的细致之处,了解学情,知道学生需要什么,为学生的预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。
在当今“智慧课堂”上,学生的表现如何是决定一堂课好坏的关键。这堂课上学生的表现我觉得非常好,主要表现在:一、小组合作非常有序而有效。教师在导学案中把每一次合作的内容、要求都安排的非常详细,学生在合作时也就显得有事做、有话说。二、学生发言有自己的见解。对于文本,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理解,学生的发言,有的是我们意料之中的,也有的不太切题,不过老师不着急,任大家自由发言,时不时加一句评价,逐渐地,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正确,而且逐渐深入。
这节课上老师的表现也让我很佩服。学生毕竟是学生,有些问题思考的不是很深刻,这时就是该老师发挥作用的时候了,唐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。当学生说到一定程度很难再深入的时候,唐老师就发话了。比如:有个学生谈到林冲最后离开时一连串的动作很有大英雄的气度,老师就趁机问林冲最后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有什么意义?学生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认识到,他常伴身边的几大件中,带走的是生活必需品,留下的是象征温饱的被褥、绝望中用于麻醉自己的酒葫芦,这表明他要与旧生活彻底决裂,走上反抗的新道路。
唐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课例,我们也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,不断进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