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时,未召开自治州党的代表大会选举自治州党委,故州级党组织仍然称“中共楚雄地委”。后于(__),中国共产党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楚雄召开,选举产生了中共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一届委员会,自此中共楚雄地委改名为中国共产党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员会。
正确答案:1971年4月
1958年大事记
地委召开各县委五人小组负责人会议 1月8日至23日 地委召开各县委五人小组负责人会议,会议通过鸣放、辩论、汇报、交流经验、学习上级文件,贯彻苦干十年的精神来提高思想、统一认识、坚定信心,将肃反斗争进行到底。
开展全民整风运动 1月15日 中共楚雄地委贯彻中共八届二中全会精神,发出《关于当前生产的意见》,提出要用大鸣、大放、大字报、大辩论的方法,批判右倾保守思想,在全区开展全民整风运动。要求各县、乡“充分运用大鸣、大放、大辩论这一新的民主形式,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,都交给群众辩论。”
认真做好整社工作 1月15日 地委发出《关于认真做好整社工作的意见》。《意见》说:通过整社,要达到改进领导作风,改善合作社的经营管理,团结群众,推进新的生产高潮的目的。
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劳动 1月24日 地委批转组织部《关于各级领导人员及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意见》。《意见》指出:自从各级领导带头参加体力劳动以来,改进了领导作风,及时发现问题,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,密切了党群联系,使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采取措施促进农业“大跃进” 2月7日 中共楚雄地委发出《立即采取有力措施,促进运动突飞猛进》文件,提出“要承认落后,迎头赶上,做彻底的革命派,促进农业大跃进”。
动员家属、保姆还乡参加生产 2月11日 地委转发组织部、团地委、工会、妇联、专署人事科《关于动员职工家属、保姆还乡生产的几点意见》。要求各县各单位要积极认真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,不能简单粗糙,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后,再办理家属、保姆还乡生产手续。
地委要求全区每人种植木本油料60塘 2月11日 地委作出《关于1958年全区每人平均种植木本油料(大桐子、小桐子、枧子、蓖麻籽)60塘的决定》。4月15日、6月18日地委又分别作出指示,要求各县委领导挂帅,临阵指挥,突击行动,保证完成。到年末,全区共种2.24亿株,其中半数蓖麻当年有了收益。
布置水土保持工作 2月22日 楚雄地委发布《对全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》,全面部署水土保持工作。《意见》根据本地区情况,提出“全面规划,因地制宜,集中治理,连续治理,沟坡兼治,治坡为主”的方针和八项具体政策。
召开县书会议 2月27日 楚雄地委召开县书会议,传达讨论了毛主席“工作方法六十条”和省委召开的地、市委书记会议的精神,会上对工农业的发展规划做了研究和修正。
兴建九龙甸水库 3月2日 楚雄地委根据《龙川江流域轮廓规划概要》决定修建九龙甸水库及石门冲电站。4月开始测量修建九龙甸水库,施工中边筑坝边蓄水。8月9日,因连日大雨,洪水漫过坝顶,左段坝堤溃决,造成23人死亡的重大事故。9月9日重堵缺口继续筑坝,至次年2月基本完工,有效容水量5800万立方米。
开展“双反”“五打”运动 3月17日 地委整风领导小组发出《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为中心的专题整改运动的意见》。《意见》提出: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,必须在机关、学校中立即掀起一个以反浪费、反保守为中心的群众性整改运动,即“双反”(反浪费、反保守)“五打”(打官气、暮气、阔气、娇气、骄气)运动。
全区挖出科级干部以上的右派22人 3月20日 地委整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地委呈报《关于在县科级以上干部中进行整风的情况报告》。《报告》说:为了把领导骨干中潜伏着的右派挖出来,办公室从1958年1月底即组织专人进行核查工作,到目前为止,在区委书记、区长以上干部中共查出右派分子22人。其中,县委书记、县长7人,县委机关的部长和区科级干部15人。这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继续,所“挖”出来的这些“右派分子”,全部属于错划,1979年以后予以平反纠正。
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 4月10日至15日 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楚雄召开,本次会议应出席代表351人,因事因病请假59人,实际到会代表292人。会议通过了《关于楚雄区八年来的工作成就和今后主要任务的报告》的决议,关于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(草案)》的决议和关于《楚雄区1957年地方财政决算和1958年地方财政预算(草案)报告》的决议。会议通过了发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的《致敬电》。选举普贵忠(彝族)为楚雄彝族自治州州长,耿正国、李忠(彝族)为副州长,选举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委员26名,选举李洪志(彝族)为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,选举楚雄州出席云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5名。
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,标志着楚雄彝族自治州正式成立,行政区域为原楚雄专区所属辖区,自治州首府鹿城(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后,中共西南局批准成立中共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员会,因未召开党代会,党的委员会沿用地委至1971年4月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之前)。
州一届一次人代会提出粮食高产指标 4月15日 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出决议:全州粮食总产1958年要达到16亿斤,“二五计划”期末的1962年达到30亿斤(这是大跃进时的高指标。1957年全州含禄劝在内粮食总产量为12.04亿斤)。为达此目的,“要反右倾、插红旗、批‘三论’(条件论、落后论、定局论)、查‘三派’(观潮派、怀疑派、秋后算帐派)”。
楚雄城区召开万人大会 4月16日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楚雄鹿城召开万人大会,隆重庆祝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,会后组织了大规模的群众游行活动。国家民委副主任谢洪筹、云南省副省长张冲等出席庆祝大会。
盐兴、罗次、盐丰分别并入广通、禄丰、大姚县建制 4月 经中共云南省委、省人民政府批准,先后将盐兴县并入广通县,罗次县并入禄丰县,盐丰县并入大姚县。
楚雄州“大跃进”运动步步深入 5月5日 地委召开常委会议,会议传达了中共八届二次全会精神,会议围绕贯彻执行“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”总路线问题进行了讨论。此后,楚雄州的“大跃进”运动步步深入。
地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 5月6日 地委常委会议决定为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,地委实行分片分工负责、主要领导包县、部门帮助后进县的办法。确定分工包县的同志要在分工地区内建立丰产试验示范田,改造落后面貌,发展优质烤烟。
地委要求银行要积极服务生产大跃进 5月14日 地委批转财经党组“关于当前银行工作如何服务生产大跃进的意见向地委的请示报告”,请示报告指出: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以来,给银行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,要求银行做好党的助手,积极全面地安排筹划大跃进中对资金的需要。
大办地方工业 6月 中共楚雄地委按照中央、省委关于大办地方工业的指示,在地、县委设立了工业书记,成立了地、县委工业部,扩大了州、县工交企业局,抽调州、县大批干部转入工业建设。各县工交企业纷纷上马,一大批手工业社“升级换代”,各县铁业社改为农具厂、农业机械厂。全州工业企业数从1957年的363个猛增到1958个,增加4.4倍,职工近20万人。大批农民被招入新办的企业,一批县、社开始了土炉炼铁。7月,地委在禄丰县召开有各县县委工业书记、工业部长、工交局长、铁厂厂长参加的钢铁现场会。会议确定1958年全州钢铁工业发展计划在上年年产生铁4000吨的基础上,保证生产钢14500吨、铁50000吨,争取达到钢18000吨、铁80000吨。8月21日,地委发出《关于发动全党全民大干工业,九月实现大翻身,送出“白旗”夺“红旗”,迎接“十·一”国庆节的意见》。于是,全州10万人上阵,到9月10日建成小土炉2000个,抽调5万多民工上山伐木烧炭作燃料。10月7日,地委成立“钢铁铜会战指挥部”,指挥调度大兵团会战。10月14日,根据省委钢铁指挥部下达的《大战钢铁铜总攻击令》,地委电告各县,要求全州已建成的3645个土炉全部点火投产,大战钢铁铜。10月27日,国家冶金部在牟定县新桥召开全国土法炼铜现场会。牟定县为迎接会议召开,调集2.3万农民,突击建造土炉700多座,被冶金部誉为“全国土法炼铜的一面旗帜”。到11月底,全州先后组织了三次炼钢铁铜放“卫星”高潮,参加会战最多达41.5万人。12月26日,地委在向省委的报告中称“在短短不到3个月时间内,生产钢248779吨、铁179万吨、铜28000吨”。据统计部门资料,实炼“土钢”1609吨、生铁10958吨。不少乡、社把农民的日用铁器、铜器收了当炼钢、铁、铜原料。在大炼钢铁中,一度有10万人从事砍树、烧炭、运送矿石,森林遭到严重破坏。仅大姚六苴铜矿1958年就砍伐森林3000亩,炼铜900多斤。在“全民大办工业”的三年间,全州基本建设投资高达3242万元,相当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五年总投资的3.4倍。
楚雄州邮电局成立 6月19日 楚雄地委批转“关于成立自治州邮电局并撤销专区邮电督察员办事处的请示”。同意成立自治州邮电局,同时撤销楚雄县邮电局,一切邮电业务均由自治州邮电局办理。
地委召开全委扩大会议 7月14日至16日 地委召开全委(扩大)会议。会议主要内容是整风。通过重点检查半年来的思想和工作,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,提高思想,改进工作。
楚雄州建立乡镇财政 7月18日 楚雄地委批转了楚雄彝族自治州财经党组《关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建立乡镇财政意见》及《楚雄彝族自治州乡镇财政管理暂行办法(草案)》的报告,指出:乡财政建立后,党总支应指定副书记或总支委员会负责财政工作,发挥党委当家的积极作用;7月份内全州对撤区并乡地区全部建立起乡一级财政。
兴办人民公社 7月下旬 楚雄地委召开全州电话会议,要求每个县在秋收前各试办两个人民公社试点,同时,地委还在楚雄县的箐上、东瓜、河前、车坪等乡搞办社试点。8月22日,地委再次召开全州电话会议,传达毛泽东“还是办人民公社好”的意见,宣传“人民公社的十大优越性”,要求牟定、楚雄、南华、姚安、大姚五县在9月初实现公社化,其余六个县包括禄劝县先搞联社(以高级社为基础联合),成立联社委员会,为兴办人民公社作准备,9月下旬全州基本实现公社化,制定了取消自留地,不准社员私养家畜等政策。至11月中旬,据统计,全州原有1536个高级农业合作社、33万多农户合并建立为89个公社,实现了人民公社化,公社开办公共食堂,实行军事化管理。
解决少数干部存在的强迫命令问题 7月23日 地委转发《中共大姚县委批转县监委“关于北新街社发生非刑捆绑吊人的情况向县委的报告”》。地委批示说:这份报告反映了极少数基层干部存在强迫命令情况,请各地注意解决。
地委在牟定军屯召开“群英会” 7月23日 楚雄地委在牟定县军屯公社召开“群英会”,会议有各县英雄模范代表18000余人参加。会议以军屯“一天薅秧997.5工(当地民间丈量土地的一种单位)的能手”为典型,评比模范,表彰奖励“大跃进”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,具体宣传贯彻党的“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”总路线。会上,地委表彰奖励了34个单位和个人,其中军屯公社奖得解放牌卡车一辆。这次会议,对浮夸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地委要求完成30亿斤粮食的增产任务 8月2日 地委发出《关于贯彻省委指示的意见》。《意见》说:省委提出粮食增产指标是完全可以完成或超额完成的。地委经研究并提出:“响应省委号召,为在全州再增加七、八亿斤粮食、完成三十亿斤粮食的增产任务而奋斗”的目标任务。(注:1957年全州粮食总产量为12.04亿斤,制定这样的目标是脱离实际的)。
地委要求工业生产要夺“红旗” 8月21日 地委发出《关于发动全党全民大干工业,九月实现大翻身,送出“白旗”夺“红旗”,迎接“十一”国庆节的意见》,《意见》指出:我们工业生产实质上已经是落在全省之后,因此,必须抓紧时间,夺取“红旗”送出“白旗”,压过全省。
地委批准四单位合并为商业局 8月23日 楚雄地委批转地委财贸部关于“供销社、服务局、商业局、外贸站四合一后机构设置的意见”,意见指出:省委已决定将供销社、服务局、商业局、外贸站合并为商业局。
地委成立高额丰产验收委员会 9月10日 中共楚雄地委发出通知,强调要“破除迷信,创造奇迹,放出压倒全国的高产卫星”。要求元谋、永仁、富民三县放“水稻亩产8万斤的卫星”;禄劝县星光、先锋社放“包谷亩产2.5万斤的卫星”;所有县都要放出“小麦、蚕豆亩产10万斤以上,油菜亩产万斤以上,洋芋亩产30万斤以上的卫星”。并决定成立地委高额丰产验收委员会。
地委召开下放干部代表会议 9月16日至23日 地委召开下放干部代表会议。参加会议代表107人(全州下放干部8123人)。会议总结交流半年来工农业生产中的经验教训。
一平浪盐厂、一平浪煤矿党委划归楚雄地委领导 9月19日 省委批复同意将原属昆明市委领导的一平浪盐厂、煤矿党委划归楚雄地委领导。
地委批准建立州气象中心 9月23日 地委批转州人委水电局党组《关于气象事业的发展情况和请准予建立州气象中心站的报告》,要求各县督促有关部门加强领导,由于气象工作的跃进发展,州气象中心必须建立,负责全州的天气预报。
地委要求积极防治干肿病 9月 地委常委会议讨论研究防治干肿病问题。5月开始发现干肿病,以后逐月上升,至8月底,全州发现干肿病人19571人,其中死亡25人。会议决定要组织力量积极防治。
云南省委、省政府调整楚雄州县级建制区划 10月8日 经中共云南省委、省人民政府批准,富民县划归昆明市。除禄劝县建制不变外,将双柏、牟定、南华、楚雄合并为楚雄县;姚安、永仁、大姚合并为大姚县;元谋、武定合并为武定县;广通、禄丰合并为禄丰县。后于1959年11月恢复双柏、牟定、元谋3个县建制;1961年3月恢复南华、姚安、永仁3个县建制;此后,全州辖楚雄、双柏、牟定、南华、姚安、大姚、永仁、元谋、武定、禄劝、禄丰共11个县。
召开县委书记会议 11月中旬 中共楚雄地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,传达贯彻中央第一次郑州会议精神,明确指出“两个急于过渡”(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、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)的错误;明确违反经济规律实质是剥夺农民的利益。会上,地委作了《关于工作作风上一些问题的初步检查》和《制止强迫命令、浮夸作风的十条规定》。
成立水利指挥部 11月19日 楚雄地委决定成立“楚雄地委水利指挥部”,指挥全州兴修水利运动,兼管全州抗旱防洪工作。
贯彻执行人民公社“五统一”政策 11月24日 中共楚雄地委批转地委农村生产合作部《关于公社体制问题的初步意见》,对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实行“统一领导”的要求,规定了统一领导、统一计划、统一核算、统一分配、统一调配劳动力的五项具体政策。
转变干部作风,关心群众生活 11月24日 地委向省委呈报《关于转变干部作风关心群众生活的若干规定》。《规定》共十条:(1)立即制止打人骂人捆人、封门、背大字报游村游街等严重强迫命令作风;(2)制止用“扣工分”、“插白旗”等办法卡群众;(3)不准再提抓懒汉懒婆、挤闲人的口号,主要靠做思想工作发动群众自觉出工,生病的应给予照顾;(4)夫妻双方因生产需要分开住的,一定时间要使其有机会团聚;(5)“学好队”、“教养队”一律停止;(6)立即整顿并加强对托儿所和公共食堂的领导;(7)一般情况下要保证群众有八小时睡眠时间;(8)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干肿病蔓延,对患者要集体治疗,拨给营养食品;(9)对沿途过往的工人农民要给予必要的照顾和帮助,并动员其回劳动岗位;(10)立即制止虚报成绩数字,各级上报数字、经验,一律经过党委审查属实后才能上报。
全州农村兴办公共食堂 11月24日 楚雄地委制定《楚雄州人民公社食堂组织条例(草案)》,计二十条。《条例》规定公共食堂“是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,由千百万劳动人民自愿联合起来,积极参加和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集体生活组织。”由此全州农村兴起了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。1961年6月,中央下发《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(修改草案讨论稿)》提出生产队办不办食堂,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。据此,当月全州13630个食堂就解散7800多个,至下半年先后全部解散。
做好保育工作的10条规定 11月27日 楚雄地委发出了《关于做好保育工作的10条规定》,《规定》指出:办好托儿所、幼儿园不仅仅是为了让广大妇女摆脱拖累、投入生产的重要措施,更重要的是它担负着培育祖国建设共产主义下一代的重要任务。因此,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加强领导,办好托儿所、幼儿园。
中央批准召开中国共产党楚雄彝族自治州代表大会 12月17日 省委下发通知:中央12月12日同意楚雄、德宏、大理、文山、红河五个自治州召开自治州党代表大会,并将地委改为自治州委员会。因故,中国共产党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一次代表大会直到1971年5月召开。楚雄州党的领导机构名称仍沿用中共楚雄地方委员会。
中央批准成立中共楚雄地委书记处 12月24日 中共中央批准组成楚雄彝族自治州地方委员会书记处,第一书记王文玉,书记处书记任永、普贵忠、孟家珍。
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“大跃进”时期,仅1958年一年中,除大量小型工程外,年内施工的中型水利工程就有白鹤水库、东河水库、九龙甸水库、大海波水库、东山大沟等。全州一年共投工2397万个工日,最多时,日上工近40万人,几乎占全州总劳动力的60%。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中,全州共新建中型水库4件,小(一)型水库32件,小(二)型水库184件,坝塘3314件,大小引水渠道312条。三年间,农民投入劳力5441.07万个,年均1813.72万个工日;完成土石方7257.14万立方米,年均2149.05万立方米;建成蓄水总库容29151万立方米,年均9717万立方米;增加有效灌溉面积27.68万亩,年均9.23万亩。在当时施工机械极少的条件下,广大干部群众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劳动,取得了辉煌的成绩,为全州未来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