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堂是开放的,教学是生成的。“预设”和“生成”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中。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“静态预设”的过程,也是一个“动态生成”的过程。生成,不是对预设的否定,而是对预设的体现和发展。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,才能使课堂变得更精彩。那么,教师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,课上有效生成呢?
一、充分预设,因势利导。
教师首先要对教材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,并摸清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难点,做到课前有充分的准备。那么,课堂上的意外生成就能巧妙的引导与利用。
例,“分数的意义”教学中,首先创设情境,让学生产生学分数的愿望,在学生已有初步分数知识的基础上,重点理解单位“1”,突出“1”,扩展“1”,从一个物体过渡到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活动让学生建构分数的含义,如折纸、画图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新知,形成表象。活动中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,学生兴趣浓厚,折出了很多种,如下:
前三种学生们都很肯定地说出是四分之一,因为是平均分,但最后一种一出现,立刻有学生反驳是错的,因为它没有平均分,形状不一样,其他学生立刻附和。的确我们刚刚教学所用的例子全都是数量相等,形状也一样,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,我顺势把分数的意义拓展一下,在这个问题上展开讨论,通过再次沿长宽对折,让学生直观看到,形状不一样,但面积“同样大”,是把长方形纸“平均分”,一份可以表示它的四分之一。这样引导,能让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。
因此,一堂好课,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艺,循循善诱地与学生互动,生成具有活力的教学过程,也需要教师未雨稠缪,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,在上课之前就成竹在胸。
二、留出空间,自然生成。
在教学中,预设是必要的,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、有计划的活动,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地、理性地思考与安排,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地、有留白的预设。
因此,教师在备课中要有精心的,全面的教学方案预设,并在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,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,要对过程多做一些假设,学生会怎么说?怎样想?我又该如何引?不妨多模仿一些情景,多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,多做一些精心的预设。即给学生腾出生成空间,提供生成条件。
三、围绕重点,加强落实。
教师要做课堂生成信息的“重组者”。学生动起来了,绝对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,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,形成新的、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。如果学生的生成是预料之中的情况,则按预先设计的对策教学;如果学生的生成是预料之外的情况,则思考是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。如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,即使偏离原来的目标,也要跟学生思路走,生成新的问题的“生长点”;如学生提的看法没有价值甚至越轨,且这一问题又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,教师就不能跟学生走,要巧妙地回到正题上来。
四、结合实际,随机应变。
教师课前的预设有时只考虑了学生课前的知识储备,忽略了学生课中“做数学”的经验积累。实际教学中,学生有可能跳出教师的预设,如果教师还机械地将学生纳入自己预设的轨道,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受到影响。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,教师应直面真实的教学,根据师生交往互动的具体进程来整合课前的各种预设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学习,互相补充,获得不同的发展,使原本机械的教学预设在师生的共同创造中变得充满灵性、充满智慧、充满活力。
例,“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”时,我的教学预设分三个层次:第一,举例3的倍数,观察数的特征;第二,找规律,总结规律;第三,验证,综合运用。但课堂上完全反了,由于受到上节课能被2、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,学生首先提出看个位,立即有学生反驳不对,应是“各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,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”,还有的说“各个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,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”一下子结果都说出来了,显然这位学生课前作好了预习。面对这一情况我放弃预设,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进行整合,主动让学生到台前唱“主角”,通过质疑和交流,让学生来验证结果。课堂中学生积极投入,效果不错。
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、积极互动、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。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,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。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,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,努力突破预设的巢穴,变“预设”为“生成和建构”,并自觉地尊重、理解、接纳和充分利用这些“生成性资源”,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,拓展思维的空间,彰显生命的力量。